在電氣裝配中,一個接線錯誤或者線徑選擇出錯,就有可能會導致元器件損壞,造成財產損失或者人身傷害。電氣裝配工作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,更需要細心、耐心的態度。
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裝配分廠電裝單元開松組組長宋國燦,從事電氣裝配調試工作已有27年,經驗豐富,敢于創新,也善于創新,能熟練掌握ZL29濾棒成型機、YF25濾棒發射機、ZF12B裝卸盤機組等裝配調試工作,多次獲得公司“質量之星”“先進工作者”等稱號。他參與裝配調試的機器不僅速度快,而且質量穩定。
下線是電氣裝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序。為了提高電氣裝配效率和下線精度,裝配分廠購買了自動下線機。然而,在實際操作過程中,線束經常纏繞混亂,需要先暫停機器,手動把電線捋順,再繼續開機工作。這樣一來,不僅工作效率低下,而且有時還會造成電線損傷,影響產品質量。
了解到這種情況后,宋國燦馬上趕到現場,仔細查看,很快找到了原因:一方面,下線數量多、速度快,容易造成電線堆積;另一方面,電線較細,不利于盤線。經過幾個日夜的努力,他設計出了下線機的輔助工裝。該輔助工裝呈圓錐形,結構簡單,操作方便,適用于各種規格的線纜,使用時只要把整盤電線放在輔助工裝上,進線不纏繞、不打結,極大地提高了下線步驟的工作效率。后來,這個工裝還獲得了公司精益生產項目三等獎。
工作中的宋國燦認真嚴謹,善于歸納整理。在接到YF25發射機的電氣裝配任務后,他發現,YF25發射機的接線表對于不同模塊的線記錄比較分散,從而導致有漏線或多線的情況發生;而且在接線過程中拿著厚厚的一本接線表,很不方便。宋國燦根據實際裝配需要,對發射機接線表進行重新整理和歸納,把同一模塊的線束整理到一起,將原本厚厚的一本接線表整理成薄薄的幾頁A4紙。這樣一來,電工接線時不用再帶一大本接線表,查找更加方便,大大降低了接線時出錯的概率,提高了電氣裝配的質量和效率。
發射機在接線過程中,線束復雜并且繁多。根據設計,發射機線號需要手工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標記線號,導致裝配進度緩慢、容易出錯。宋國燦經過認真思考,提出了將ZL29型濾棒成型機的打印線號移植到發射機上的改進思路。他帶領組員,利用工作之余,在專用軟件中整理出了線號的電子打印版,并進行了試驗驗證。經過試驗,新方案不僅使線號顯示得更加清楚,提高了準確率,而且大大方便了查線與調試工作,節約了裝配時間。在驗證該方案切實可行之后,宋國燦積極和技術分中心溝通,得到了技術分中心的同意,修改了產品工藝和BOM,之后生產的YF25發射機線號都采取了這種方案。
做事有方法,工作有熱情,這就是宋國燦,20多年如一日,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,猶如夜空中的一顆星,靜靜地閃爍。